摘要:美国的移动邮件业务是实用主义的商务产品,介绍其双向寻呼移动邮件“黑莓(Blackberry)”。日本的移动邮件是娱乐先锋的载体,它以娱乐为先兼顾商用,介绍了写真邮件(Sha-mail)成功的原因。中国的移动邮件是“彩信”及“彩e”,分别介绍了这两种产品的区别。最后分析了移动邮件的产品定位。 SMS是目前国内和欧洲常用的移动文本消息业务。日本由于娱乐经济的发达和用户习惯等原因而流行运营商主导、运营的移动电子邮件,但承载的应用和用户反应却和中国的短信没有本质差别。而美国移动数据服务市场是商务应用主导的市场,实用为先代表了用户普遍的消费习惯和通信行为,IT势力的强大使其电信行业表现出像管制的疲弱、应用IT化等特点。美国的移动消息以双向寻呼为代表的移动商业邮件为主,体现出商业应用的特点。
美国移动邮件是实用主义的商务产品 1.强大的商业市场
初看起来,包括移动邮件在内的移动数据业务在美国发展相当缓慢而且外观落后,实际上,这同美国移动通信用户的消费习惯、技术势力和运营商竞争状况关系很大。
·美国是全球信息化最发达的国家,消费者早已习惯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庞大、方便和廉价的固定网络降低了对移动业务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
·美国消费者更注重实用性,消费者对数据业务的需求领域太小也是限制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原因。
·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惨烈,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2年2月期间,美国的AT&T Wireless,Sprint PCS Affiliates等较大的移动运营商并购活动的交易额达106.6亿美元,最终致使移动话音业务利润的极度摊薄,数据业务的价格优势很小。
·传统上存在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电信管制在美国较弱,美国电信势力同IT势力旗鼓相当甚至屡屡败退,IT势力的强大促使业务的控制权弱于其他地区,为移动网络上大量引入IT应用找到了机会。
在美国,需要移动邮件业务的是商务人员、企业和商务应用。据Giga公司调查,87%的美国大型企业计划在以后两年中采用面向雇员的移动应用。Yankee集团则认为该数据会达到97%。最近的一次调查还表明,美国人对电子邮件的需求甚至大于电话,电子邮件的缺失甚至可能影响用户的业务连续性。
2.双向寻呼移动邮件“黑莓”
1998年,RIM公司开发的、基于双向寻呼技术的“黑莓”(Blackberry)移动邮件设备在美国诞生,业内对这一新生事物普遍报以怀疑的态度。有专家断言,一旦真正的多媒体业务开始实施,用户很快就会抛弃纯文本通信设备。但是到今天为止,在美国低迷的电信行业里,Blackberry却成了一个罕有的成功案例。这种装置并不以奇妙的图片和彩色屏幕夺人耳目,甚至不带发声器。Blackberry设备与RIM公司的服务器相结合,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实现了遍及北美、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的梦想。911事件之后,由于Blackberry及时传递了灾难现场的信息而在美国掀起了拥有一部Blackberry终端的热潮。
除了Blackberry之外,美国移动邮件市场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大同小异,例如,一些公司除提供移动邮件外还提供日历以及地址簿移动群件服务器(如Lotus Domino和Microsoft Exchange等)提供的无线信息接入服务;某些企业的产品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数据库应用整合等。所有这些服务都不坐等宽带无线网络,而是把数据挤压到窄带网络中传送。“挤压”不仅是数据压缩,而且还涉及到为适应无线接入而对数据库、应用和人们工作方式的改造。
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包括移动终端、无线数据服务和与现有邮件服务器交互的软件等3部分。在美国,没有同时经营这3个方面的运营商,虽然各领域的竞争者运作方式基本相同,但通常不能互操作。选择特定的终端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用户对软件和服务的选择,反之亦然。结果,美国移动邮件市场比较复杂,竞争者必须结合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慢速下载会耗费宝贵的时间,合理的方案是实现移动邮件应用:使用专门设备或者利用WAP协议、通过普通手机访问邮件。前者是目前北美的主流方案,而WAP邮件则是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接受的方式。
在美国,移动手机用户在漫游到其他网络时会引发令人头痛的漫游问题。这是因为美国有4种不兼容的数据系统。AT&T,Cingular和T-Mobile采用GPRS,Sprint和Verizon则选择更快的CDMA 1X,同时AT&T和Verizon还拥有更慢的CDPD网络,而Nextel的网络则是采用专有技术的iDEN。
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美国大多数移动邮件应用转而依赖于双向寻呼网络。这种网络有两种类型:一是摩托罗拉的DataTAC(速率为19.2 kbits),由IBM属下的Motient公司运营;二是爱立信的Mobitex(速率为8.0 kbits),由Cingular旗下的Cingular Interactive公司运营。Cingular主营GPRS和蜂窝话音业务,其Cingular Interactive网络速度虽慢但覆盖范围却更大。
3.走向手机邮件
与寻呼机相比,由手机来承载移动邮件业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手机的功能显然比双向寻呼机要多得多。RIM公司已经生产了带有普通电话功能的Blackberry设备,从外观上看像寻呼机但却可以通过耳机接听电话。这类设备所采用的企业端软件仍然是Motient和Cingular版本,但支持GPRS,iDEN和CDMA 1X网络。美国的Nextel T-Mobile AT&T Wireless 和 Verizon等移动运营商准备推出同类业务。RIM还把Blackberry客户程序技术许可协议授予了诺基亚,后者计划到2003年中期推出首款兼容 Blackberry的手机。
此外,Blackberry和它的双向寻呼对手采用的技术都是专有的,依赖于特定的服务器软件和终端。移动通信阵营开发的WAP协议则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解决方案,独立于任何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WAP曾经被业内宣布为一种失败的技术,但真正的原因恐怕得归于它比移动上网时代更早出生。虽然WAP不是Web,但它不但有能力,而且确实是实现无线电子邮件和其他应用的最佳机制。
假如WAP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么任何Web前端应用都应该可以通过WAP实现。许多厂商生产的中间件就宣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WAP服务器中加入了企业级电子邮件和组件。可问题是WAP网站不总是能安全地访问,因为WAP 1.0版本并不支持Internet标准的SSL。 WAP 2.0版本已经支持端对端SSL,但许多手机还没有支持该标准。
采用WAP 1.0的情况下,加密数据必须在业务提供者的WAP网关上解密。有些欧洲的企业建立自己的WAP网关供企业职员使用,但美国不行,因为大多数美国运营商不允许接入第三方WAP网关。但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特性而非WAP技术本身。从发展趋势来看,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各大通信市场的移动邮件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移动邮件也就是手机支持的邮件。
日本移动邮件是娱乐先锋的载体 1.娱乐为先兼顾商用
日本移动通信市场庞大。早在2000年3月其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就超过了固定电话的用户数,移动互联业务蓬勃发展。日本运营商提供的无线互联业务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于大众市场,并且同许多业务提供者以合作方式共同培育和开发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目前,日本三家运营商都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的移动邮件业务,这类移动邮件和短信不同的是它们都是真正的电子邮件,完全采用电子邮件协议如POP,SMTP等,但是又根据移动网络的特性进行了优化,比如通过WAP PUSH技术增加了电子邮件的提醒功能,从而避免了频繁由移动终端发起邮件查阅操作而占用网络带宽。
由于移动通信事业的发达,加之运营商推出自己的电子邮件业务并不比ISP晚,日本人更习惯于用手机收发邮件,从而令电子邮件在日本移动互联业务量中的比重约占17%。每个NTT DoCoMo的移动互联用户平均每天收到5.6封邮件、发送3.5封邮件、浏览9.1个网页。由于电子邮件的流行,日本运营商在消息类业务上做了进一步的开发,如带照片的邮件(NTT DoCoMo, J-Phone和KDDI提供)、即时消息(NTT DoCoMo和KDDI提供)以及聊天业务(KDDI提供),可谓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NTT DoCoMo在全球率先推出的3G业务FOMA中继续保留了移动邮件业务,而且在速度、多媒体等特性上还大大增强了。FOMA的设计目的是在功能上与2G分开,但是从目前提供的服务种类来看,FOMA更像2G的延伸。FOMA提供的移动邮件可以携带图片与音乐内容、邮件长度可达5 000字,能够使用Java附件甚至视频剪辑。
而邮件产品设计最成功的则是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J-Phone(现已更名为沃达丰日本)。J-Phone从2002年年底开通3G业务。J-Phone认为3G上的特殊服务自然应该包括带图片的邮件、大容量邮件和大的附件以及其他目前无法设想的业务。日本J-Phone的写真邮件(Sha-mail)业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通过这项业务,J-Phone一度在发展速度上超过其他公司,Sha-mail已成为J-Phone最大的数据应用产品。
2. Sha-mail成功的原因
日本风行的Sha-mail邮件的成功原因如下。
(1)具有良好的易用性
从市场反应来看,Sha-mail业务甚至比SMS更加易用,因为有的时候用户根本就不必输入文字,而一幅图片足以说明问题,简单的“拍/发”操作即使不懂电脑的人使用起来也易如反掌。
(2)解决了内容产生问题
内容产生是运营商比较头疼的环节,而Sha-mail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由用户自己来创作多媒体内容,这一点甚至连Internet也做不到。例如一个用户有可能从来没有设计过网页,但这并不影响该用户在旅游时创作一幅好的风景图片并即时与朋友分享。
(3)业务适合于现有网络
Sha-mail业务适合在现有网络上使用9.6 kbits的PDC-P(日本的PDC分组数据业务,与GPRS类似)适合于小数据量的、始终在线的业务。而Sha-mail照片一般只有几十千字节,而且对时延不太敏感。因此,“永远在线,随拍随发”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新生活。
(4)与终端紧密的结合
J-Phone推出Sha-mail前,与终端厂商进行了沟通,对终端的规格进行了定制并包销Sha-mail终端;业务推出之际,就有3~5款廉价的终端供用户选择,很好地启动了市场。
Sha-mail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运营商们发展多媒体邮件业务的信心,只要抓住终端功能(摄像头)和兼容性、终端价格、资费等几个重要环节,并采取有力的市场营销手段,多媒体邮件业务的前景必然是光明的。
中国移动邮件是“彩信”vs“彩e” 在中国,移动消息类别中最成功的业务不是移动邮件而是人人耳熟能详的短信。中国的运营商们谁都没有想到短信能在中国火起来,短信的发迹还得归公于市场竞争。短信一问世,用户首先就被其低廉的价格吸引。在话音业务价格昂贵的2000年,中国移动制定“移动梦网”计划,为用户提供SMS服务。短信资费改为以条计费、接收方免费,从此打开应用洪流之闸。虽然短信当初是低调入市,低价待客,但今天的短信对用户的吸引力已经绝非价格一项所能解释的了。
从短信的盛行看,这个产品承袭了邮件存储转发的特性,又施加了规格小、传递方便的优点,非常适合大众市场。之后,到了MMS时代,在移动通信网络上开发Internet邮件被提上日程,而且目标用户群也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2002年中,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MMS技术的“彩信”,2003年年中,中国联通则推出了基于IMAP 4.0邮件协议的“彩e”。但是,两类产品的定位却存在不同。
中国移动的“彩信”可以实现和Internet邮箱的互通,也利用了普通邮件协议,但是,中国移动在推广“彩信”的时候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它不得不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责任,同时,作为“彩信”的一个亮点,借拍照手机传输照片宣传“彩信”也是再正常不过了,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广告轰炸,用户形成了“彩信”就是“拍照传照片”的概念,在意识上把“彩信”理解为短信向多媒体方向的自然延伸,而并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方便的电子邮件”的想法。
“彩e”则不同,中国联通为了和“彩信”差异竞争,故意回避了短信加在“彩e”上的“影子”,宣传“彩e”是“移动多媒体邮件业务”。着意强调了“彩e”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互联网邮箱之间进行邮件互传的功能,教育用户意识到“彩e”使手机从短信阶段进入E-mail时代,手机、网络互联变得没有阻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随身mail随手传。这样的产品定位造成的结果是:用户认识到“彩e”是电子邮件而非短信的延伸,“彩e”的功能超出了“彩信”。这个定位是很具营销思想的。
中国移动目前也意识到了“彩信”的定位有问题,为了扭转彩信定位范围狭窄的窘境,在最近的“彩信”广告中已经悄悄加入了“收发大容量多媒体邮件,传送5 000汉字……”的字样,而这些却恰恰是联通大肆宣扬的。可见,“彩信”在试图向移动邮件靠拢,“彩信”、“彩e”必殊途同归。
移动邮件的产品定位
用户调查和业内分析认为,在消息类业务里,移动邮件所起的作用和所针对的市场同短信是有差别的:前者针对商务市场而后者针对大众市场,同时,两类业务的具体应用又存在一定的市场重叠,具体就要看各个市场的情况了。如上分析,中日美的移动邮件业务现状就显示出很大的不同,这同其所处的市场特性是息息相关的。
在大众市场,因其应用的普遍性和大众娱乐性,消息业务要不以短信为主,要不就是大众化、类似短信的移动邮件。在中国,移动邮件的发展更是面临短信的强大竞争压力,即便在商务市场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都分别推出了“企信通”一类的短信替代产品。
从长期发展来看,移动邮件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它具备短信的全部功能,通过WAP PUSH技术或者短信也可以实现邮件的提醒功能从而弥补了移动邮件在这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更给移动邮件赋予了新的发展机会。
如同中国移动的“彩信”那样,短信反倒借移动邮件完成了一次产品的重新设计和重新定位,这一思路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还很难判断,但“彩信”是短信的延伸同“彩e”就是移动邮件却产生了事实上的产品差异化,也许这正是运营商最希望看到的:电信业务具有强烈的复制性,作为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堕入业务价格战的泥潭,寻求产品定位的差异化不啻为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