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最不信任的新闻形式是邮件新闻,网民最喜欢的新闻类型是娱乐新闻,还有高达70.2%的网民认为上网能增进感情。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调查显示,男性每天上网时间要比女性多20分钟。尹戈/绘
印象:互联网不仅是图书馆从调查结果看,把互联网看做信息中心的人最多(占被访者的79%),其次是新闻媒体(55.1%),认为互联网是游乐场和社交场所的比例非常接近,分别为36.5%和36.3%。据了解,2003年认为互联网像是图书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2%,而今年持同样看法的人却只占被访对象的29.5%。虽然中国的网络经过了10年的发展,但中国的电子商务条件似乎仍然不完善,认为互联网像是商场的被访对象只有26%,认为互联网好像是银行的被访对象只有6.5%。
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媒体大量报道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但人们对互联网总的看法仍然比较乐观。在被访对象中,55.2%认为互联网有利有弊,38.3%认为利大于弊,只有5.4%的人认为弊大于利。
性别:男性比女性上网更“勤奋”从2005年的调查结果看,57%的男性受访者已经采用了互联网,而受访女性中采用互联网的比例却只有42.5%。在上网时间上,男女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被访网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2.73小时,而男网民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显著高于女网民,几乎高出20多分钟。
对于这个区别,网络文化评论家康国平表示这很正常,男性上网关注体育、时事等广泛的内容,而女性可能只关注生活娱乐等比较狭隘的内容。“就像女性逛商场的时间超过男性一样,在网上,男性显示出了更广泛的求知兴趣、强烈的表达欲望和游戏的需求。”但他同时表示,这种时间上的长短没有多少实在的价值。
教育程度:学历越高,越爱上网不同年龄的人采用互联网的可能性也不相同,从我们的调查看,年轻的人选择上网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年龄较大的人。在16-24岁的受访人群中,87.8%是网民;而在55-65岁的受访人群中,只有15.6%是网民。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有可能采用互联网。在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受访人群中,有接近90%的人是网民;而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的受访人群中,只有不到15%的人是网民。另外,在校学生的上网率达到了89.1%。
对此,康国平认为,知识仍然是上网的一大门槛。这表现在上网还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比如一个文化层次低的民工,可能连键盘都不熟悉,不会用输入法打字,连搜索引擎都不会使用,这大大提高了上网者的知识要求。”
对于在校学生高达89.1%的上网率,康国平认为这个数字太高。他表示,如果学生指的是大学生范围,这个数字可信度比较强,如果包括中小学生,这个数字就太惊人了。“很多小学生现在家庭作业这么多,都快累死了,哪有这么高的上网率?”
职业:领导比办事员更爱上网
调查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领导和老板上网的比例高于普通职工的上网比例。其中私企负责人中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超过了80%,而外企负责人以81%的上网比例高于职员的75.3%。同样,机关和事业单位负责人采用互联网的比例(71.1%)也高于一般办事和工作人员(53.5%)。
在此项职业调查中,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是网络采用比例最高的人群,在他们中间有高达87.5%的人已经上网。工人和个体经营者的上网率是最低的,在受访个体经营者中,只有25.1%采用互联网,而工人采用互联网的比例则更低,只有20.5%。另外,下岗人群中有31.8%的人选择了使用互联网。
内容:娱乐新闻最吸引眼球网民在不同地点、通过不同渠道上网的时间则呈现很大差异。在单位平均上网时间是最长的,其次是在家里,受访网民在网吧里上网时间则是最短的。这和前几年人们那种上网到网吧的印象有了很大转变。
调查被访网民经常或者总是使用的网上功能,使用最多的就是网络新闻(65.9%)。而在处于第二位的“一般浏览”之后的连续三个常用的网络功能竟然都和娱乐有关:经常或总是玩游戏的网民占62.2%;经常或总是玩下载音乐的网民占56.5%;而经常或者总是下载娱乐信息的网民占53.5%。
调查表明,网民上网最多阅读的是娱乐新闻,其次才是国内时事、社会生活和国际时事;而在专业新闻里,网民上网阅读体育新闻的比例也高于IT和财经新闻。同时,还有5.5%的网民上网并不阅读新闻。对此,康国平表示,这显示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在网上得到休闲。
效果:七成网民认为上网能增进感情在表达意见和发表作品方面,互联网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而一般民众很难通过广播、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体获得表达机会,有63.5%的网民认可互联网表达意见和发表作品的功能。同时,赞同传统媒介可以满足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都在25%以下,而互联网的认同比例高达45.5%,远远高于网民和非网民对于其他媒介的认同。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认为网络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尽管网民和非网民由于网络经验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均把互联网作为增进个人感情的首选媒介,认可互联网增进个人感情的网民达到70.2%。
信任度:网民最不信任邮件新闻
调查显示,人们最为信任的新闻来源依次为国内电视、国内报纸和国内广播新闻,电视媒体仍然是人们最为信任的媒体;而且人们对国外媒体新闻的信任度均低于国内媒体,人们对于网络媒体新闻的信任度则大大低于其他传统媒体。但年龄越年轻,越倾向于信任网络媒体,例如在16-24岁之间的人群中有一半的比例信任国内网络新闻。
统计表明,网民最信任的网络新闻仍然是内地传统媒体所办的网站;其次是内地门户网站新闻。同内地的网络媒体相比,人们对于海外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的信任度均低于国内网络新闻。同以上网站新闻相比,网民对于邮件新闻的信任程度最低,这也跟近年来垃圾邮件信息泛滥有关。
康国平认为,虽然互联网的信任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它的信任度还是在提高的。“比如前几年大家都匿名上网,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现在用真实姓名的越来越多了。”他表示,现在网上的新闻多数是从包括通讯社、报纸等传统媒介得到的,可信度其实和传统媒体差别不大。
通讯:1/3网民从不使用电子邮箱在通讯工具的调查中,有31%的网民从不使用电子邮件,经常和总是使用电子邮件的网民分别占到了18%和5%,而有时和偶尔使用的人则占了网民的将近二分之一。OICQ等即时交流工具具有实时对话的特点,虽然也有三分之一强的网民并不使用它,但对于使用者来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网民频繁地使用OICQ,这部分网民通常有一上网就打开OICQ聊天工具的习惯。
对“31%的网民从不使用电子邮件”这个调查结果,康国平表示这个数字确实有些惊人。他的解释是,很多人上网只是用鼠标点一下链接,做一些简单的浏览工作。另一方面,他认为调查没能体现城市差别,比如纯粹调查北京网民邮件的使用情况,数字可能就比这个数字高。
质疑:29%网民在使用博客?调查显示,博客是最新兴起的交流工具,同时具有很强的个人发布功能,它在短短时间里,有29%的网民开始使用博客。对此,郭良认为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而且这个数字仍然在快速扩散之中。
康国平对这个结果表示了质疑。他认为,如果这29%的网民指的是那些听说过、接触过或者看过别人博客的人,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指有自己博客网页的人,那这个数字就非常可疑。他表示,现在国内最大的博客网站“博客中国”也只有使用者200多万,而使用其他网站博客服务的网民还有300万,加在一起也就500万人。但他同时预测,博客在未来几年内会获得极快的发展速度。
调查焦点数字——
关注度:娱乐新闻执牛耳
信任度:邮件新闻最低耳
邮件:31%网民从未使用过
博客:使用者达29%
■
调查背景此次调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良主持。2005年调查的目标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调查对象为城市常住人口中年龄为16-65岁的男女居民,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入户由被访对象直接填答问卷。调查既定样本量为北京、上海、广州各600份,成都、长沙各300份,经过复核后,最终获得的有效样本为2376个。网民样本为1169个,非网民样本为1207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