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服务器-邮件系统-邮件技术论坛(BBS)
标题: 电子邮件的再生 [打印本页]
作者: yudi669 时间: 2014-1-14 13:47
标题: 电子邮件的再生
重新发明电邮,可能吗?—— 我以为是可能的,但这首先是个设计活,而不是技术活。
很多人认为,微博的@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为它可以迅速通知到你想通知的人。当然,很多人也天天在用邮件,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微博的这个@,多半是从邮件的@借鉴来的。
电子邮件是一项极其古老的互联网服务,比万维网出现时间还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这个世间还没有WWW网站的时候,电子邮件就已经存在了。有据可查的是,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搞了电子邮件,但第一封电子邮件可能诞生于1971年Ray Tomlinson的手中。而WWW万维网,即便只是个构想,也是在1980年才有,真正亮相是在1991年——前后相差20年。
来自硅谷的顶尖投资者Fred Wilson最近发表了他对电子邮件的看法:邮件死期将至,社交网络取而代之。但我并不是太同意他的观点。他的论据是:开放协议才有未来,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网络社交服务都要求交流者必须在同一个账号体系下,可电子邮件却不是。一个使用gmail邮箱的人,要和163邮箱的用户进行“社交通讯”,毫无困难。这在我看来,恐怕是最“开放”的网络社交服务了。
不过,这里我们稍许停一下:电子邮件,究竟是通讯?还是社交?
广义地讲,社交社交,就是通过通讯完成的。无传播无社交,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话:人类不可能不传播。电子邮件当然是一种通讯工具,但平心而论,它离我们通常认知的社交,似乎还是有点远。
现实{**此为已被过滤词语**}中的社交是一种“即时通讯”,但电子邮件不是。学术一点说,这叫异步通讯。但即便在IM大行其道的中国,电子邮件依然是重要的网络服务。而在美国,IM的应用普及率从来就没有超过电子邮件。故而,同步还是异步,并不是电子邮件不能成其为社交工具的理由。
另外一个社交的重要元素在于:群通讯。一般意义上,社交都是一堆人扎在一起(一堆人大于等于三),可能是由其中两人发起的话题,然后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插话——这是现实{**此为已被过滤词语**}中典型的社交情景。电子邮件的确没有做到这点,虽然它功能上具备“群通讯”(qf即可),但qf的邮件互相讨论发送,有时候会让用户很烦躁。
我觉得这和电子邮件的界面设计有关系。数十年来,电子邮件的界面其实从来没变过:左右两栏,左侧是收件箱、发件箱、lj箱诸如此类的folder,右侧则是一封又一封邮件按时间排序的list。电子邮件缺少模块化的感觉,这使得它更像通讯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因为社交是主题性质下的一种模块化运作。
Gmail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过努力,它把邮件往来称之为“对话”。在web邮箱界面上,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某一封邮件的用户之间的通讯往来,被归于一个邮件之下。这是一个不错的改进,但这种改进并不足够,远未能到革新的境界。同样,被Google新近收入帐下的Sparrow,也是个技术型的团队,并没有在设计界面上有多大的亮点可言。
我并不能太说清楚电子邮件真正足以让人眼睛一亮的革新应该是什么,但从移动新闻客户端上似乎可以有些启发。在web上,我们已经习惯了链接列表式的门户界面,但在移动新闻客户端上,没有人这样做。Flipboard设计了模块化式的阅读界面,国内诸个做新闻客户端的,无一不在仿效。这在我看来,是新闻阅读界面的重大改变:从列表到模块。邮件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
电子邮件其实是一种“刚需”——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人,似乎都该备一个。但长久以来,电子邮件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更多意义上是在巨头的产业图景中起到一个辅助性的角色,更不用说电子邮件客户端了。很多年以来,电子邮件一直充当的是“通行证”的角色,因为在web上,如何迅速定位到一个用户,电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类似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电邮能够帮助到锁定用户。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锁定用户的方法已经很多了,未必一定是电邮。Foxmail的张小龙把很多电邮的通讯理念,在我看来,带入了他的微信中,只不过,邮件是不会要求各方都在同一个账户系统下的。
某种程度上讲,乔布斯所谓“重新发明电话”是一种以设计取胜的路径。虽然iPhone背后的产业逻辑远远不是设计这一环,但就iPhone刚刚出世的2007年,的确是用惊艳的方式征服了大量的消费者。在那个时刻,就功能而言,iPhone未必比老牌的诺基亚、黑莓强大多少,但就是那种简洁到无需说明书的设计,让“重新发明电话”这句话并非是一句空谈。
深挖电子邮件的技术层,恐怕大多数人对POP、SMTP、IMAP诸如此类的协议不会有多大兴趣——Wilson认为这种协议不是开放协议,但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就像很多人对HTTP毫无认知但依然天天上网那样。电子邮件的革新,不是技术的问题。最近网易发布邮箱5.0版,号称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人脸识别,比如给盲人使用的语音输入之类),这些技术不是不好,但它从根本上,并未能做到“重新发明电邮”。即便把它看成是一种巨头之间工具级的竞争,都未必能新增多少用户出来。电邮,需要一些本质的改变。
重新发明电邮,可能吗?—— 我以为是可能的,但这首先是个设计活,而不是技术活。
��力的承诺
如果有邮件承诺来提高你的性生活或可以在家工作挣钱,如“观看此视频,女人会喜欢你吗?”更像是“点击这个链接,在家赚钱。”那么通常也是{**此为已被过滤词语**}邮件。
金笛邮件网关可以拦截99%的lj邮件
欢迎光临 邮件服务器-邮件系统-邮件技术论坛(BBS) (http://news.5dmail.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